新聞資訊/ NEWS
黨的十八大以來,測繪地理信息工作隨著國家戰略布局調整、信息化社會發展需求和科技進步帶來的變化,面臨著如何推動事業轉型升級的問題。2018年國務院機構改革后,測繪工作成為自然資源工作的有機組成部分,職責上有了較大的變化。
面對變化,自然資源部黑龍江測繪地理信息局(以下簡稱“黑龍江測繪局”)客觀分析自身地位和外部形勢,圍繞新職責、新需求,主動調整戰略布局,以需求為導向,改造測繪地理信息業務體系,在改革大勢中,推動測繪地理信息工作再上新臺階。
新形勢下,測繪地理信息工作發生根本性變化
自然資源部組建后,無論是承擔服務支撐自然資源“兩統一”新職責,還是履行《測繪法》賦予的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法定職責,測繪地理信息工作的大環境已經發生根本性變化,進而影響行業界定、主要業務、核心技術、產品形式、服務方式。黑龍江測繪局局長徐開明告訴記者,這些變化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服務生態文明建設。黨的十八大從新的歷史起點出發,做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決策,黨的十九大報告進一步強調,生態文明建設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生態文明建設涉及多個部門,各項任務的實施都離不開對自然空間各種生態生產資源的現狀調查、變化監測、科學規劃、有效管理、集約使用和績效考評,這為測繪地理信息工作提供了新的施展空間。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提出了建立健全八項制度、47條任務和舉措,其中的自然資源資產評估、空間界線劃定、空間規劃體系建立、績效考評等各項制度建設和具體任務的實施,都離不開測繪地理信息技術和成果的支撐。測繪地理信息部門可以利用技術、成果、隊伍和裝備優勢,針對需求提供全鏈條支撐,主要包括:發揮測繪工作在資源調查和變化監測當中的專業技術優勢,在數據采集、數據處理、野外調查、空間數據庫建設、成果可視化展示方面提供有力的業務支撐;發揮地理空間信息的信息載體性功能,利用地理信息系統技術,統籌考慮自然資源管理與保護、開發利用、生態環境治理、資產評價、績效考評等分散在各部門的任務之間的關系,建立服務生態文明建設跨部門業務協同機制和業務化服務平臺。
二是服務自然資源新職能。近年來,測繪地理信息工作成為自然資源工作的有機組成部分;與原國土部門、海洋部門的業務由部門間合作,轉為內部分工;對外服務的功能仍然保留,繼續履行《測繪法》賦予的職能,做好對各部門各行業的公共服務。
針對上述變化,除了調整組織機構外,還要積極謀劃新的發展布局,特別要針對支撐“兩統一”職責履行調整業務方向。新部門組建伊始,黑龍江測繪局在前期工作的基礎上,積極建議在作為部派出機構新“三定”規定中增加了“自然資源調查監測和空間規劃實施情況監測”新職能;在省里的職能中,通過成立“調查監測處”,考慮山水林田湖草的系統性,與省有關部門建立一體化業務關系。
徐開明表示,自然資源部目前已經著手構建自然資源調查監測體系和信息化平臺,還應進一步發揮測繪在調查監測中的技術和專業隊伍優勢,突出地理空間信息的基礎性、公共性、載體性功能,聯通各司局上下游業務,建立高效的工作機制和業務化平臺。
三是科技進步新成果。測繪技術始終是人類歷史各個時期最新科技成果的集成。自20世紀90年代至今,傳統測繪成功實現了向數字化測繪的過渡,航空航天遙感、衛星導航定位、地理信息系統技術得到廣泛應用,現代測繪地理信息技術正與大數據、人工智能、5G、云計算、區塊鏈等技術進一步融合。
測繪地理信息專業繼續與新技術融合,具有泛在和智能化等特征。作為承擔國家和地方重大測繪工程的專業測繪部門,黑龍江測繪局綜合目前的技術發展和社會需求,重點關注地表、地下空間、水下地形、室內空間一體化地理信息資源建設,航空航天異構平臺多源數據獲取與一體化處理,5G普及帶來的地理信息服務內容和形式變化等多個方面。
四是信息服務新方式。提供地理信息公共服務是政府測繪部門的法定職責。徐開明認為,在信息化時代,新技術支持下的地理空間信息服務具有“快、新、精、細、簡”的特點,即:快速響應,及時提供服務;實時更新,反映目標的空間位置、幾何形狀的最新變化;精準精確,衛星導航定位、室內和地下空間定位、無人駕駛、人工智能等都對新一代高精度地圖提出新要求;測繪內容越來越豐富,測繪實體越來越細化;信息表達簡潔明了,既可三維虛擬現實,也可用圖表簡化,甚至可用多媒體技術實現各種表達。
新時代、新任務、新戰略、新布局
面對新的形勢,黑龍江測繪局結合新職能新定位,提出“內外兼顧、上下協同、橫向互聯、縱向貫通,以服務生態文明建設為己任”的事業發展戰略布局。
“內外兼顧”即“對內支撐,對外服務”?!皩取敝巫匀毁Y源“兩統一”職責履行,為自然資源系統內各業務部門提供技術和成果支撐?!皩ν狻崩^續履行好《測繪法》賦予的職能,為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國防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測繪地理信息公共服務。
“上下協同”即落實部領導對黑龍江測繪地理信息工作的指示精神,協調解決好對部、對省上、下一致性問題。同時,加強對地市、市縣測繪工作指導,協同發力。
“橫向互聯”旨在利用測繪地理信息大數據中心優勢,以需求為導向,以支撐生態文明建設為紐帶,以項目合作形成新業務形態,以業務融合促進機制建設,建立與相關部門、廳局的資源及信息共享機制,推動共性技術平臺建設,投入經濟社會發展的主戰場。
“縱向貫通”是從行業管理和業務指導關系延伸為推動建立對地市級測繪地理信息工作的新型服務關系,整合多級地理信息資源,加強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建設,促進公共信息資源開放共享;全面提升服務保障能力;加強測繪地理信息技術的推廣應用,推動地市級政府,特別是縣級政府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提高。
此外,黑龍江測繪局將服務生態文明建設作為測繪地理信息工作的“天職”。自然資源工作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自2014年至機構改革前,黑龍江測繪局主動作為,探索利用專業技術和數據資源優勢,為各部門所承擔的生態文明建設任務提供支撐,解決好山水林田湖草等資源“有什么”“在哪里”“有多少”“變沒變”以及“如何管”的問題。通過先試先行,在自然資源調查、生態紅線劃定、多規合一與空間規劃、自然資源變化監測等方面做了深入研究,提供服務保障,推動了與發展改革部門的戰略合作,提高了生態保護紅線劃定的精度,探索了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的全新技術路線等。這些為測繪地理信息工作深度融入生態文明建設奠定了基礎。
機構改革后,黑龍江測繪局思考測繪地理信息工作的新職能、新定位,一方面快速融入自然資源工作,完成了與自然資源督察、土地衛片執法等業務深度融合,承擔了西藏國土“三調”等重大工程;另一方面,為地方的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有力支撐保障,如分別為生態環境部門“綠盾”專項行動、水利部門“河湖長制”、農村農業和自然資源部門開展的“大棚房”專項整治等提供特有的地理信息服務。
這一過程中,黑龍江測繪局及時調整業務布局,主動承攬了地方政府多項生態文明建設任務,推動多項工作在全國績效考評中名列前茅。
徐開明告訴記者,實踐證明,生態文明建設是測繪地理信息工作發揮技術、裝備、隊伍和資源優勢,施展專業能力和體現部門價值的新舞臺。黑龍江測繪局必須將為生態文明建設各項任務提供服務保障作為“分內之事”,與履行《測繪法》職責、支撐自然資源“兩統一”職責一道統籌推進。
以需求為導向,為國家和人民服好務
當前,測繪地理信息工作已經與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產生活息息相關,如何才能進一步發揮其作用?徐開明告訴記者,測繪地理信息工作在履行職能、形成業務化平臺和建立工作機制方面,需要融入自然資源各項業務中。
首先,疏通生產到服務、服務到應用業務流程。從根本上轉變常規測繪生產項目與開展地理信息公共服務脫節的問題,打通從生產到服務與應用的通道。建立以需求為導向,以提供地理信息公共服務為測繪生產最終目標的生產服務體系。
從兩個方面轉變工作機制,建立新的作業流程和技術標準。一是推進資源調查、變化監測和基礎測繪三項工作“協同”,在生產流程和技術標準上有效融合對接,解決好公共和重疊內容。二是實現兩個“直通”,即生產直通服務、服務直通應用,解決測繪部門生產、服務和應用割裂的問題。
其次,建立自然資源與地理空間大數據中心。加強部內信息資源共享,整合各種資源、調查數據,在基礎地理信息公共服務的基礎上,增加自然資源相關的空間數據,使之成為自然資源與地理空間“大數據”,建立支撐自然資源“兩統一”全流程業務平臺,實現全方位服務生態文明建設目標。
具體來說,一是建設自然資源與地理空間大數據。建設集成基礎性地理信息、約束性調查數據、限制性生態空間界線、控制性規劃界線以及變化監測數據的自然資源與地理空間大數據庫。二是建設公共服務平臺。以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天地圖)為基礎,增加高精度導航定位服務、多源遙感監測、測繪地理信息應急保障等共性業務,組成新公共服務平臺。三是建設自然資源管理綜合業務運行系統。自然資源與地理信息關系密切的業務部門,建立既相對獨立又相互關聯的業務系統,根據現有工作基礎和實際需要,逐步實現資源共享、業務協同、標準一致、運轉高效。
再次,打造支撐生態文明建設全流程公共平臺?!吨泄仓醒腙P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加強數字社會、數字政府建設,提升公共服務、社會治理等數字化智能化水平”“擴大基礎公共信息數據有序開放,建設國家數據統一共享開放平臺”。自然資源與地理空間數據是典型的基礎公共信息數據,應有序開放。自然資源部門在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建設中具有主導作用,承擔監管職責,應主動圍繞生態文明建設主線,提供自然資源公共數據服務。通過建立服務生態文明建設跨部門業務協同機制和業務化服務平臺,實現自然資源與地理空間大數據的開放共享。
具體包括:明確自然資源部發布的測繪基準、基礎地理信息、自然資源調查與變化監測、各類保護地界和空間界線劃定、空間規劃等權威數據的法律效力和法定地位;依托自然資源與地理空間大數據中心,向承擔生態文明建設各項任務的部門提供權威的、專業化的服務;進一步疊加相關部門專項資源調查成果,梳理處理各專業調查之間的矛盾,實現跨部門自然資源與地理空間大數據的匯集、融合、管理、交換、共享和一體化服務,解決“數出多門,相互矛盾”的問題;以“統一空間基準、統一資源調查、統一本底數據、統一公共平臺、統一變化監測”支撐生態文明建設相關部門承擔的任務實施。
“總而言之一句話,讓測繪地理信息工作更接地氣、更貼近生活,為國家和人民服好務?!毙扉_明說。
公司地址:
四川省成都市省成都市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大道雙楠段112號